混凝土澆築的要點
混凝土的澆築是建築物安全、造價的主要影響因素,所以做好混凝土的澆築工作是非常必要的,然而在澆築混凝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?本文就此作出以下總結:
一.混凝土澆築中
1.由於考慮模板的支撐係統的穩定,混凝土澆築要分層進行,每層厚度為400~500mm。澆注混凝土澆築應連續進行,間歇時間不得超過2.5h。
2.混凝土澆築時在每台泵車的出灰口處配置3~4台振搗器,底板混凝土澆注時,因為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較大,在1.65米厚的底板內可斜向流淌1米遠左右,2台振搗器主要負責下部斜坡流淌處振搗密實,另外1~2台振搗器主要負責頂部混凝土振搗。
3.由於混凝土坍落度比較大,會在表麵鋼筋下部產生水分,或在表層鋼筋上部的混凝土產生細小裂縫。為了防止出現這種裂縫,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預沉後采取二次抹麵壓實措施。
4.泵送混凝土表麵水泥漿較厚,在澆築後,初凝前初步按標高用長刮尺刮平,然後用木搓板反複搓壓數遍,使其表麵密實,在終凝前再用鐵搓板壓光。
二.混凝土澆築後
1.溫控措施
有效地控製基礎混凝土的熱升溫和降溫措施,能避免溫度應力裂縫的出現。
2.具體保溫措施
⑴澆築時間盡量安排在陰天進行;
⑵在粗骨料堆場灑水降溫;
⑶經常用水澆灑攪拌車;
⑷混凝土入模溫度控製在25℃;
⑸為避免環境溫差變化造成結構溫度應力,在混凝土底板表麵護蓋兩層塑料薄膜,三層草袋作保溫保濕養護。草袋上下錯開,搭接壓緊,交接處包裹,形成良好的保溫層,使混凝土表麵保持較高的溫度。在池壁模板四周蓋幾層草袋保溫,可使混凝土外表與氣溫差縮小到10℃以內,同時可減少混凝土表麵熱擴散,充分發揮混凝土強度的潛力與材料的鬆弛特性,使應力小於抗拉強度。
⑹為避免天氣影響,防止下雨弄濕草袋而使草袋失去保溫能力,必須作好基坑的防雨措施:混凝土澆築完畢後,在基坑內搭設腳手架(可利用中間池壁支撐腳手架),水池中間部分腳手架必須架設至水池頂麵標高以上,用彩條布覆蓋整個基坑。
有關混凝土的澆築要點就介紹到這裏,如有更多問題需要了解,請持續關注鄭州PURNHURB下载安装。
PURNHURB的官网入口安卓相關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