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玻璃耐酸混凝土的五大特別要求
水玻璃耐酸混凝土具有較強的耐酸性和抗衝擊性,現己在化工企業得到廣泛應用。然而水玻璃耐酸混凝土的施工過程不同於普通混凝土,有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,具體如下:
1.合理選擇配合比
為了提高水玻璃製品的密度,增強抗酸能力,選擇配合比時應考慮以下幾條原則:
①具有足夠的化學穩定性和一定的耐水能力;
②有一定的強度,一般在15MPa~20MPa之間;
③有一定的和易性,當用人工搗固時,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大於20mm,機械搗固時,則不能超過10mm。
注:水的質量為清潔的飲用水。
2.基層要求
為了做好耐酸混凝土和膠泥的施工,對基層必須嚴格要求:
①基層不得有下沉開縫。;
②由於水玻璃抗滲性差,為防止地麵在長期酸液作用下滲入基層而導致混凝土破壞,必須在普通水泥麵上用水泥砂漿找坡,並鋪隔離層(水乳型橡膠瀝青二布二油)。
3.模板要求
澆築耐酸混凝土設備的木模,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,防止在澆築時起鼓變形,並要求一麵刨光塗上機油,以便脫模。
4.鋼筋處理
在耐酸混凝土中所配置的鋼筋必須先清除鐵鏽,並塗上過氯乙烯或苯乙烯焦油塗料,以防止酸液滲入腐蝕鋼筋而引起混凝土產生裂縫。然後按位置加以固定,一般耐酸混凝土的保護層厚度不得小於4cm。
5.施工操作
①水玻璃耐酸混凝土在施工前應先檢查各種原材料是否符合規格。所用的粗、細骨料和耐酸粉料在存、堆放期間必須注意切勿使水泥、石灰等堿性材料和稻草、麻袋布、泥土等雜物混入,以免影響耐酸性能。在澆築前應按重量配合比進行少量試樣,觀察其稠度是否適宜,材料應有專人負責稱量,特別要注意不可遺漏氟矽酸鈉。
②水玻璃耐酸混凝土的攪拌宜采用強製式拌合機進行攪拌,其加料順序:粉料+氟矽酸鈉+砂+石子,幹拌1min~1.5min,然後邊拌邊徐徐加入水玻璃混拌1min~1.5min後,即可出料,在夏季攪拌時間更不宜過長,以免料子發熱硬化。如采用人工攪拌,應先將粉料、氟矽酸鈉、砂子一起拌勻,然後加入石子,幹拌不少於3次,然後將配好的水玻璃邊拌邊加,濕拌不少於3次。
③澆築耐酸混凝土時,耐酸槽、池內壁鋼筋保護層大於4cm,如用人工攪搗,分層搗實高度不宜超過30cm,必須細致攪搗,以防止蜂窩麻麵產生。如用插入式振動器搗固時,震動器必須慢慢向上提,否則會造成耐酸混凝土內部不密實。
④在施工過程中,嚴禁任意加水或水玻璃,拌好的混凝土必須在30min內用完。整個耐酸混凝土設備宜一次澆成。
⑤耐酸混凝土拆模後,如發現有蜂窩麻麵,應立即修補。修補方法,應先用稀膠泥塗刷,待幹硬後,再用厚膠泥修補抹平(膠泥配方詳見水玻璃耐酸混凝土、稀膠泥、厚膠泥配比表)。
⑥耐酸混凝土在養護期間嚴禁遇水,也需防止太陽直曬或風吹脫水快而產生龜裂。一般養護時間視溫度而主要以耐酸混凝土充分固化為目的。水玻璃耐酸混凝土宜在15℃~30℃的幹燥環境中施工和養護。10℃~20℃時,養護時間不少於12晝夜;21℃~30℃時,養護時間不少於6晝夜;21℃~35℃時,養護時間不少於3晝夜。
⑦酸化處理:一般情況下水玻璃和氟矽酸鈉的化學反應難以進行完全,反應率一般僅達到70%~80%左右。在耐酸材料中留有未參加反應的遊離水玻璃和氟矽酸鈉,以及在硬化過程中產生的可溶性物質(氟化鈉)等。據測定,經過養護後的耐酸混凝土,其孔隙率還達15%以上。酸化處理,是使未參加反應的水玻璃、氟矽酸鈉以及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氟化鈉通過酸化處理後,酸和水玻璃作用,轉化為具有膠凝性能的矽酸凝膠和鹽,填充於混凝土孔隙中,同時,使有害的氟化鈉變成鹽類析出,增強材料抵抗腐蝕介質的作用。
有關水玻璃耐酸混凝土的施工注意事項就介紹到這裏了,希望能給你提供幫助。
PURNHURB的官网入口安卓相關文章: